拆圍墻還是建圍墻?老舊小區面臨考驗
發布時間:2019-10-26 作者:冰楓網絡 瀏覽:0
廣利流水苑 推倒圍墻疏通小區血管
廣利流水苑,7幢樓,200多戶居民,用300米長的四面圍墻,將自己和流水西苑40多幢3000多戶居民隔成兩個空間,在一個老小區中間,成為一個獨立的封閉式小區。廣利流水苑有自己的物業,自己的道路和停車位,只有一個面朝朝暉路的北門,有點關起門來過日子的感覺。
廣利流水苑建成于1998年,當年是流水西苑內唯一一個封閉式商品房小區。今年1月,廣利流水苑結束了18年的封閉小區歷史。文暉街道流水西苑社區為了小區內的交通、停車綜合治理,拆除了廣利流水苑朝南的圍墻,打通“斷頭路”。
“下這個決定很難,因為阻力大,但這個工程必須做?!绷魉髟飞鐓^施主任說。作為上世紀80年代起開始建設的老小區,流水西苑經過整10年、5個開發商的建設才形成現在的樣子,這也造成了小區內部有很多死胡同,停車亂,在早晚高峰,小區內都會堵車。
“廣利流水苑的圍墻,是流水西苑南北向‘斷頭路’的死結。社區從2014年3月開始前期調查,整個小區3325戶居民,90%同意拆除廣利流水苑的圍墻??蓮V利流水苑內的200多戶居民,卻有50%不同意?!庇捎趪鷫儆趶V利流水苑居民共同所有,社區只能一家家做思想工作,直到2015年9月,才開始動工拆墻。
今年1月,圍墻打通后,在廣利流水苑17幢和5幢之間,多了一條6米寬、雙向通行的道路,兩邊還增加了數十個停車位。而流水西苑又多了一個朝暉路入口,從朝暉路進來,一路往南可直達運河邊的小路,社區內部完成了“微循環”。
“我們保留了大部分圍墻,只拆除了其中的18米,小區依然是半封閉狀態,考慮到安全,還在1號門和5號門設了保安亭?!笔┲魅握f,這次社區的“微循環”治理不涉及市政道路,全部是社區內部支小路,效果很好。
“現在小區里四通八達,去運河邊散步可以直接從里面走,安全,方便,不用繞路?!?6歲的何大伯說,原本要繞路15分鐘,現在5分鐘就可以到,“感覺眼前一亮,寬闊了很多”。
“以前擔心墻打掉后,會有很多外面的車子經過,還會亂停車,也擔心安全問題,一個多月下來,其實車子并不多。保安也比以前更敬業,巡邏次數明顯多了?!?2歲的業主趙先生說,小區內部道路打通,更多的是方便了走路、騎車的居民。
東新園當年建圍墻 把市政道路也圍進小區
東新園2002年交付,住宅樓69幢,居民5206戶,住著2萬多人。
10多年前,東新園是作為杭城首個開放式、庭院式小區來建造的,有6大組團,像公辦幼兒園、市政公園,都建在附近,還有幾條市政道路穿過小區,小區造好后交付給前期物業,物業一看,傻眼了,沒有圍墻,外人進進出出,存在很大的管理問題,為了便于管理,小區后來造了一堵圍墻把6個組團都圍了起來,也把幾條市政道路圍了進去。
一位老居民說,她住進來前,東新園就有圍墻了,雖然有道閘,外面的車子有時也穿過小區,小區沒了圍墻,居民的安全感是第一位的。
漲成本還是省成本?
物業公司老總談看法
對于今后原則上不再建封閉小區,已建成的小區要逐步打開,杭城各物業公司老總怎么看?
濱江物業董事長朱立東認為,此文件規格之高,將成為未來城市建設的綱領性文件,要從總體上去理解和把握文件精神,如果只抓住圍墻這一點,是不完整的。
就聚焦拆圍墻來說,他有三點看法:第一,理想和現實的問題,古代就提出過“路不拾遺,夜不閉戶”的大同世界,這個理想跟開放式街區的建筑狀態接近,但現實中做到這樣有點難度,社會的治安有沒有讓老百姓放心地去打消拆除圍墻后的疑慮?還有衛生問題。第二,無論是安全還是環境,帶出來一個遠近問題,隨著居民各項水平提高了,才會實現這個開放,近期來說,還有差距;第三,不能一刀切,市中心公共治安能力強,可以實現開放,如果是遠郊小區,入住率低,公共治安狀況弱,如果也搞開放式,恐怕會有問題。
杭州高盛物業董事長李士和覺得,開放小區對物業來說是個挑戰,小區圍墻拆掉,有利有弊,拆掉后交通是方便了,但小區管理起來就麻煩了,可以先做個試點,一步步來。
浙江開元物業去年在新三板掛牌上市,公司總經理謝建軍昨天發朋友圈說:我早就說過要推倒小區圍墻,沒想到來得這么快!
謝建軍認為,想要降低管理成本,推倒小區圍墻是個發展趨勢,這并不像大家所想的,以單元化管理,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成本,相反,在他看來,一幢房子可以單獨封閉管理,不會用人力去管理,而是采用——機器人。
開元物業正跟一家機器人公司合作搞研發,今后開放式小區單元門都由機器人來管理,一個小區只要聘一個安全員就夠了?!耙院蟪鞘斜O控系統會更加完善,一套嚴密的安全系統,沒有盲區,比如進入這個區域,就把你個人的安全信息全部輸入,想做點壞事都難,對人的管理成為一種常態化,小區才能開放,此外,個人的財產保險意識也要提高,原來靠物業保安,以后主要靠自己了?!敝x建軍覺得,小區逐漸開放需要3到5年時間。【來源】深圳商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