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現在干物業的沒有不叫苦的,開發商把配套不健全的小區移交給物業企業,業主因配套不完善而不交物業費,造成了三者間理不清的關系。”銀川恒志物業服務有限公司長城花園西區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,一些小區房屋質量有問題、配套不完善,服務項目不清等因素導致物業費難收、收繳率不足50%的小區不在少數。
A 開發商移交了爛攤子
望湖景苑小區位于六盤山路以南。居民張先生告訴記者,去年8月望湖景苑3號樓2單元電梯內,兩名小孩從1樓乘坐電梯到達13層,電梯停穩后門卻打不開,被困2個多小時后,消防隊員終于撬開電梯門將孩子救出。
提起這個小區的管理情況,張先生既氣憤又無奈,這件事當時就被媒體曝光過,但這種“電梯驚魂”的事還不止一次出現。張先生說,他拿鑰匙看房的時候就被困電梯2個多小時。這個小區物業費雖然每平米只有0.65元,但問題確實不少,除了電梯運行不正常外,小區的綠化也很不完善。記者看到,原本應該是草坪的空地裸露著沙土,有的綠化用地干脆變成了停車場。給該小區提供物業服務的銀川綠美欣物業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說,物業公司進駐該小區的時候綠化就不完善,業主因不滿小區環境導致物業費收繳困難。
B 物業前期驗收監管缺失
開發商為何會把配套不完善的小區移交物業?恒志物業公司一項目負責人介紹,在房屋驗收時,物業企業是要參與的,一個重要目的就是驗收公共區域設施和綠化情況,但目前銀川所開發的樓盤,前期物業多數都交由開發公司下屬的物業企業管理,導致自己驗收自己設施的局面,不少小區達不到交付標準也能通過驗收。
本該建設單位負責完成的公共區域和小區綠化,就這樣移交到了物業公司手中,物業公司勉強堅持一兩年,等小區業主委員會成立后,再換另一家物業公司接手。新的物業公司找開發商往往會遭遇推脫,小區環境差又得罪了業主,導致物業費長年收不上,物業公司難以維持正常運轉,形成了惡性循環。
香溪美地的一位業主告訴記者,最初負責小區安保的都是30歲左右的年輕人,但很快就換成了50歲左右的中年人,小區的物業費收繳率低讓物業公司不得不想辦法降低運行成本,這種做法在物業公司中并不少見。
記者了解到,目前并沒有明確規定,小區開發商和物業公司不能為同一家公司,但這也造成了監管缺失。
C 管理部門:明碼標價,形成良性循環
中房高爾夫小區的業主李先生告訴記者,該小區每平米1.8元的物業費在銀川并不算便宜,但業主交費的積極性都很高。“高爾夫小區的公共設施和綠化都很完善,物業管理也很盡責,比如嚴格的門禁和夜間保安的巡邏讓業主感到很踏實。定期在小區公示欄中公示的收支明細,讓業主明白自己交了哪些費,都用在了哪兒。”李先生說,這種明明白白的消費,讓高爾夫小區形成了良性的循環,業主和物業公司的關系也很融洽。
去年10月15日起,市物價局和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聯合發文,要求轄區620家房產開發商與物業公司須執行前期物業服務收費明碼標價,購房者遇未公示項目收費可拒付。
市物價局價格監督檢查局副局長張革告訴記者,物業費市場化運行有利于形成競爭機制,提高物業服務水平,最終受益的是業主。下一步市物價局將嚴查物業服務收費公開情況,明確物業公司應當承擔的責任和提供的服務,讓業主明明白白消費,從而化解物業公司與業主間的矛盾。
下一篇:鄭州:電動車上樓充電 物業頭疼